[1] 姜晨,行鸿彦. 基于遗传算法的自动气象站气象数据预测[J]. 湖北农业科学, 2013,52(20):4917-4922.
[2] 刘亚杰,胡邦辉,王学忠,等. 基于BPSO-NBayes的雷暴释用预报技术研究[J]. 气象科学, 2018,38(3):370-377.
[3] 周明薇,肖稳安,张其林,等.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雷暴潜势预报初探[J]. 大气科学学报, 2018,41(4):569-576.
[4] 倪铮,文韬. 一种基于CNN和RNN深度神经网络的天气预测模型——以北京地区雷暴的6小时临近预报为例[J]. 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, 2018,39(4):299-309. 〖HJ0.9mm〗
[5] 张强,行鸿彦,徐伟. 基于改进遗传小波神经网络的雷暴预报方法[J].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15,7(3):221-226.
[6] 胡邦辉,袁野,王学忠,等. 基于贝叶斯分类方法的雷暴预报[J].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10,11(5):578-584.
[7] 王振会,张祎,朱佳.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雷暴预报初探[J]. 热带气象学报, 2011,27(2):161-165.
[8] 田琨. 南京地区基于对流参数的雷暴潜势预报[D]. 南京:南京信息工程大学, 2012.
[9] 金晨路. 湖北省雷电的特征分析及预测[D]. 南京:南京信息工程大学, 2012.
[10]张春龙. 气象卫星和气象雷达观测资料在雷电监测预警中的应用研究[D]. 南京:南京信息工程大学, 2012.
[11]李圆圆.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北京市二手房交易价格预测研究[D]. 北京:首都经济贸易大学, 2018.
[12]胡帅,顾艳,姜华. 基于PCA-RBF网络的学生写作成绩预测模型[J]. 计算机与现代化, 2016(1):69-72.
[13]杨立苑,胡佳军,李显风,等.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气象云资源调度系统[J]. 计算机与现代化, 2018(7):68-72.
[14]郑玲. 基于神经网络的电影票房预测模型研究与实现[D]. 北京:北京邮电大学, 2018.
[15]夏维,刘新学,范阳涛,等. 基于混合遗传BP神经网络的城市系统作战能力评估[J].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, 2017,39(1):108-113.
[16]姜春雷,张树清,张策,等. 基于SARIMA-BP神经网络组合方法的MODIS叶面积指数时间序列建模与预测[J].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, 2017,37(1):189-193.
[17]丁小刚. BP神经网络与卷积神经网络在文字识别中的应用研究[D]. 武汉:华中科技大学, 2014.
[18]杜懿,麻荣永,赵立亚. 基于EEMD-BP-ANN模型的澄碧河年径流量预测研究[J]. 广西水利水电, 2018(2):11-14.
[19]杨争光,范良忠. 基于MEC-BP神经网络在水产养殖水质预测中的应用[J]. 计算机与现代化, 2015(6):32-36.
[20]胡蓉. 增量机器学习算法研究[D]. 南京:南京理工大学, 2013.
[21]林民龙. 基于神经网络集成的增量式学习[D]. 合肥:中国科技技术大学, 2012.
[22]邱天宇,申富饶,赵金熙. 自组织增量学习神经网络综述[J]. 软件学报, 2016,27(9):2230-2247.
[23]胡蓉,徐蔚鸿,甘岚. 一种连续增量学习模糊神经网络[J].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, 2013(8):794-799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