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黄群慧,贺俊. 中国制造业的核心能力、功能定位与发展战略——兼评《中国制造2025》[J]. 中国工业经济, 2015(6):5-17.
[2] 胡江艳,姜新凡. 建设技术支持系统进一步深化电力市场营销[J]. 电力信息化, 2005,3(6):30-31.
[3] 徐光年,刘鸿宁,冯朝力,等. 供电公司中的大数据应用概述[J]. 湖北电力, 2015,39(4):59-61.
[4] 王宗伟. 大数据在电力配网中的建设应用[J].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, 2017(12):137-138.
[5] 傅质馨,李潇逸,袁越. 泛在电力物联网关键技术探讨[J]. 电力建设, 2019,40(5):1-12.
[6] 田金玉,王乐. 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下带负荷曲线交易策略研究[J]. 电力科学与工程, 2019,35(2):7-13.
[7] 艾欣,陈炜. 考虑容量管理的主动配电网市场化实时竞价运营模式[J].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, 2014,34(22):3743-3749.
[8] 刘海燕. 宁夏电信计费综合结算系统数据处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[D]. 成都:电子科技大学, 2015.
[9] 谢彬,吴俊伟,魏骏. SCA核心框架优化设计技术研究[J].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, 2016,33(8):163-166.
[10]郭军,刘强,王云升,等. 国产基础软件应用平台的兼容性测试研究[J]. 计算机科学, 2012,39(6):133-137.
[11]陈紫薇. 发电厂关口表自动抄表系统升级设计[D]. 西安:西安工程大学, 2017.
[12]黄国兵,蔺元,金勇. 基于现场适应性策略的自动抄表任务调度算法[J]. 计算机与现代化, 2015(11):36-39.
[13]国家经贸委. DL/T645-200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[S]. 北京:中国电力出版社, 2007.
[14]百度文库. 红相Mk6E电能表Command Line通信协议[DB/OL]. (2015-11-04)[2019-09-20]. https://wenku.baidu.com/view/f78316825901020207409ce5.html.
[15]国家电网公司. DL/T698.45-2017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第4-5部分:通信协议—面向对象的数据交换协议[S]. 北京:中国电力出版社, 2017.
[16]国家经贸委. DL/T719-2000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:传输规约第102篇:电力系统电能累计量传输配套标准[S]. 北京:中国电力出版社, 2000.
[17]赵奇,汪洋,胡文奇. 变电站电能量采集系统电量数据异常分析及处理[J]. 河北电力技术, 2012,31(2):12-13.
[18]李静,杨以涵,于文斌,等. 电能计量系统发展综述[J].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, 2009,37(11):130-134.
[19]周勤兴. 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在节能服务中的应用[J]. 电力需求侧管理, 2011,13(4):59-61.
[20]查申森,郑建勇. 江苏电网电能量采集系统的集成标准化方案[J]. 电力建设, 2012,33(6):19-22.
[21]黄文浪. 基于CAN的用电计费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实现[J]. 计算机与现代化, 2010(10):113-115.
[22]李飞. 电能计量装置遥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[D]. 成都:电子科技大学, 2013.
[23]伍少成,周尚礼,张亚东,等. 对IEC 60870-5-102标准的扩展及应用[J]. 广东电力, 2009,22(6):20-23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