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陈敏. OPNET网络仿真[M]. 北京:清华大学出版社, 2004:10-11.
[2] 王文博,张金文. OPNET Modeler与网络仿真[M]. 北京:人民邮电出版社, 2003.
[3] 周彦,戴剑伟. HLA仿真程序设计[M]. 北京:电子工业出版社, 2002.
[4] 徐峰,王志芳,王宝圣. AR模型应用于振动信号趋势预测的研究[J]. 清华大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1999,39(4):57-59.
[5] 杨叔子,吴雅,王治藩. 时间序列分析的工程应用[M]. 武汉: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, 1991:255-256.
[6] 刘辉,刘玉贵,孟德斌,等. 通信系统仿真技术及应用[J]. 通信世界, 2002(16):42-43.
[7] 胡道元. 计算机网络[M]. 北京:清华大学出版社, 1999:88-98.
[8] 刘曲明,顾桔. 网络性能分析评价方法及其计算机仿真方法讨论[J]. 计算机仿真, 2000,17(1):53-56.
[9] 张新宇,韩超,邱晓刚,等. 从HLA对象到关系数据——HLA仿真中的通用数据库交互[J]. 系统仿真学报, 2007,19(12):2740-2745.
[10] 鞠儒生,乔海泉,邱晓钢,等. HLA仿真结果数据库设计及其应用研究[J]. 系统仿真学报, 2006,18(2):327-330.
[11] 刘斌,张宏军,杨晓恝. 基于分布式对象的统一RTI接口设计与实现[J]. 计算机工程, 2008,34(23):71-73.
[12] 李傲雷,李治柱. 分布式Web服务器负载均衡策略的仿真与应用[J].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, 2003,37(6):892-896.
[13] 杨仁忠,侯紫峰. 移动计算IP协议技术分析[J].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, 2004,21(2):164-167. |